欢迎访问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网站!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提议案办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议案办理

提议案办理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2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5-06-25 11:20:00
  • 作者:
  • 来源:
  • 字号【
  • 分享

杨凌宇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传统饲养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建议

(一)推进规模养殖,完善育肥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末,全省肉牛饲养量发展到742.6万头(其中存栏431.1万头,出栏311.5万头),牛肉产量达到53.9万吨。已建成34个肉牛养殖大县、221个肉牛养殖大镇1785个千头以上养殖专业村;培育设计养殖能力万头牛场33个、千头牛场168个、养殖场户达到35.2万个。在持续落实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基础母牛引进、贷款贴息、种公牛站及核心育种场建设等政策基础上,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优质冻精免费发放全覆盖、秸秆茎穗兼收、菌酶协同试点、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等创新政策,为规模化养殖提供有力支撑。

(二)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目前,全省汇聚13家涉牧高科研院所,建成750个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配备技术推广员7350名、繁改员2900名、防疫员9068名,为畜牧养殖大配备村兽医1567名。榆树市、伊通县等共计19个县(市、区)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购买机制55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2024年,省市县三级共派出270个技术指导组,选派819名技术指导人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226场次,培训人员16532人次,主推技术模式到位率达到95%以上。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成64个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0次,切实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三)强化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国家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建成国家级肉牛性能测定站1家(占全国总数的50%)核心育种场8家种公牛站6家优质冻精年产量达1000万剂,基础母牛存栏量达272万头。长春新牧、吉林德信延边畜牧3家企业入选全国仅7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研发的“吉牛1号”20K液相育种芯片已完成商标注册,实现肉牛选育周期58年缩短至23年,种牛培育成本降低40%。同时,持续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种用胚胎推广使用、优质冻精免费发放等政策,对从国外引进的基础母牛和种公牛分别给予3000元/头补助和10000元/头的专项补贴,夯实种业发展基础。

二、关于打破肉牛全产业链壁垒,助推产业集群提质增效的建议

(一)强化区域品牌培育与推广目前,全已培育肉牛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品牌16个产品品牌156个,其中延边黄牛”区域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级精品品牌。通过组建吉林省品牌推介联盟,印发《吉林省肉牛品牌策划》,开展“青山游牧绿水滋养-品味吉牛中国牛-堪称牛上牛”公用品牌及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宣传,组织6家企业参加上海西雅国际食品展览会、“皖美农品”等专题推介,并在长春农博会设立“吉牛中国牛”主题展馆,组织73家省内外企业参加品牌招商会,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培育龙头企业,深化产业协同发展。全省现有国家级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建成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项目211个,培育肉牛屠宰加工企业79家,其中,百亿级以上企业发展到1家,亿级以上企业发展到2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相继出台“牛十条”“牛意见”“牛措施”等系列政策,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省政府先后3次召开全省肉牛产业银企对接会,推动9家金融机构联合发布《金融支持肉牛产业一致行动声明》,为通榆吉运等7个重点项目争取授信9.9亿元。试点推广圈舍抵押、“订单贷”等新型融资模式,帮助14家企业融资7.21亿元,推动6个在建项目如期发债12.5亿元,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三)创新冷链物流模式,服务产业发展。创新构建“航空+冷链”物流体系,与南方航空公司合作开通29条国内直达航线,累计空运牛肉产品2814吨,实现鲜牛肉“朝发夕至”的高效运输。2024年,全省外销牛肉同比增长156%,有效保障了肉牛产品跨区域流通,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三、关于激发肉牛产业市场活力,立足企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全链条畜产品追溯体系。全面推广电子合格证制度实现“鼎e鼎”追溯监管系统与“动监e通”平台互联互通。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符合国家要求

(二)拓展多元市场,推动产业融合。组织开展吉林省优质畜产品进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推介会、畜产品公用品牌工程宣传首发式、“吉字号”畜产品进高校食堂路演推介等系列活动。发布“青山游牧绿水滋养-品味吉牛中国牛-堪称牛上牛”公用品牌广告语和宣传片,组织省内肉牛企业参加农商文旅展会、品牌推介会、产销对接会等活动,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深化吉粤、吉浙、吉豫等区域农业合作,举办专场招商推介活动,策划“最牛年夜饭”系列宣传,制作发布22条系列专题视频,吉林电视台等媒体相继转载,全网总播放量近4000万次。推动桦牛、犇福等企业将“小炒黄牛肉”“韩式烤牛肉”等爆款产品转化为预制菜推向市场,促进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决策部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吸纳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要素保障能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奋力推动吉林肉牛产业迈向全国领先行列。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肉牛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

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2025年624

 

(联系人:杨国锋   电话:0431-88905364)

 
打印 关闭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2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杨凌宇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肉牛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快传统饲养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化规模养殖的建议

(一)推进规模养殖,完善育肥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末,全省肉牛饲养量发展到742.6万头(其中存栏431.1万头,出栏311.5万头),牛肉产量达到53.9万吨。已建成34个肉牛养殖大县、221个肉牛养殖大镇1785个千头以上养殖专业村;培育设计养殖能力万头牛场33个、千头牛场168个、养殖场户达到35.2万个。在持续落实基础母牛扩群提质、基础母牛引进、贷款贴息、种公牛站及核心育种场建设等政策基础上,我省率先在全国实施优质冻精免费发放全覆盖、秸秆茎穗兼收、菌酶协同试点、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等创新政策,为规模化养殖提供有力支撑。

(二)健全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目前,全省汇聚13家涉牧高科研院所,建成750个畜牧技术推广机构,配备技术推广员7350名、繁改员2900名、防疫员9068名,为畜牧养殖大配备村兽医1567名。榆树市、伊通县等共计19个县(市、区)推行兽医社会化服务购买机制55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2024年,省市县三级共派出270个技术指导组,选派819名技术指导人员,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226场次,培训人员16532人次,主推技术模式到位率达到95%以上。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成64个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基层农技人员2000次,切实提升养殖技术水平

(三)强化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国家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建成国家级肉牛性能测定站1家(占全国总数的50%)核心育种场8家种公牛站6家优质冻精年产量达1000万剂,基础母牛存栏量达272万头。长春新牧、吉林德信延边畜牧3家企业入选全国仅7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研发的“吉牛1号”20K液相育种芯片已完成商标注册,实现肉牛选育周期58年缩短至23年,种牛培育成本降低40%。同时,持续实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种用胚胎推广使用、优质冻精免费发放等政策,对从国外引进的基础母牛和种公牛分别给予3000元/头补助和10000元/头的专项补贴,夯实种业发展基础。

二、关于打破肉牛全产业链壁垒,助推产业集群提质增效的建议

(一)强化区域品牌培育与推广目前,全已培育肉牛区域公用品牌5个企业品牌16个产品品牌156个,其中延边黄牛”区域品牌入选农业农村部国家级精品品牌。通过组建吉林省品牌推介联盟,印发《吉林省肉牛品牌策划》,开展“青山游牧绿水滋养-品味吉牛中国牛-堪称牛上牛”公用品牌及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宣传,组织6家企业参加上海西雅国际食品展览会、“皖美农品”等专题推介,并在长春农博会设立“吉牛中国牛”主题展馆,组织73家省内外企业参加品牌招商会,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

(二)培育龙头企业,深化产业协同发展。全省现有国家级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建成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项目211个,培育肉牛屠宰加工企业79家,其中,百亿级以上企业发展到1家,亿级以上企业发展到2家。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相继出台“牛十条”“牛意见”“牛措施”等系列政策,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省政府先后3次召开全省肉牛产业银企对接会,推动9家金融机构联合发布《金融支持肉牛产业一致行动声明》,为通榆吉运等7个重点项目争取授信9.9亿元。试点推广圈舍抵押、“订单贷”等新型融资模式,帮助14家企业融资7.21亿元,推动6个在建项目如期发债12.5亿元,助力产业协同发展。

(三)创新冷链物流模式,服务产业发展。创新构建“航空+冷链”物流体系,与南方航空公司合作开通29条国内直达航线,累计空运牛肉产品2814吨,实现鲜牛肉“朝发夕至”的高效运输。2024年,全省外销牛肉同比增长156%,有效保障了肉牛产品跨区域流通,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三、关于激发肉牛产业市场活力,立足企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全链条畜产品追溯体系。全面推广电子合格证制度实现“鼎e鼎”追溯监管系统与“动监e通”平台互联互通。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符合国家要求

(二)拓展多元市场,推动产业融合。组织开展吉林省优质畜产品进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推介会、畜产品公用品牌工程宣传首发式、“吉字号”畜产品进高校食堂路演推介等系列活动。发布“青山游牧绿水滋养-品味吉牛中国牛-堪称牛上牛”公用品牌广告语和宣传片,组织省内肉牛企业参加农商文旅展会、品牌推介会、产销对接会等活动,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深化吉粤、吉浙、吉豫等区域农业合作,举办专场招商推介活动,策划“最牛年夜饭”系列宣传,制作发布22条系列专题视频,吉林电视台等媒体相继转载,全网总播放量近4000万次。推动桦牛、犇福等企业将“小炒黄牛肉”“韩式烤牛肉”等爆款产品转化为预制菜推向市场,促进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决策部署,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吸纳您提出的宝贵建议,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要素保障能力,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奋力推动吉林肉牛产业迈向全国领先行列。

再次感谢您对我省肉牛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

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2025年624

 

(联系人:杨国锋   电话:0431-88905364)

 
网站访问量统计:
总计: 昨日: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吉林省人民政府 | 农业农村部

版权所有: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备案号:吉ICP备05001602号

政务公开电话:0431-88906861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9      吉公网安备:22010202000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