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网站!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提议案办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提议案办理

提议案办理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8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06-21 09:20:00
  • 作者:
  • 来源:
  • 字号【
  • 分享
王学君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肉牛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屠宰加工能力提升,强化品牌培育和业态创新,强化政策、人才队伍等技术要素统筹驱动,持续推动工程建设上规模上水平。2022年,全省肉牛饲养量达到652.6万头,同比增长12.4%,增速位居东北三省第一位,全省肉牛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亿元,同比增长7.6%。全省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大项目209个,增长5.1倍,万头以上牛场21个,增长4.3倍,新建肉牛屠宰加工项目11个,新增产能103.5万头。中东西3大肉牛产业集群谋划建设项目32个,全省肉牛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村达到2238个,“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备案肉牛养殖场(户)已增加到33.8万户,培育皓月、犇福、桦牛等产品品牌15个。“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被国家评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优秀项目,“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被评为全国金融支农实践“十大典型案例”。
  一、关于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创新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肉牛产业科技研发与技术指导的建议
  (一)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集群集聚。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到2025年,全省肉牛发展到100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饲料化利用秸秆2400万吨。明确了“推进肉牛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等10项重点任务,从“加大财政支持、壮大人才队伍、培育经营主体”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目前,全省规划的农安、桦甸、梨树、伊通、东丰、前郭、通榆、镇赉、龙井、敦化等十个肉牛产业园区饲养量达到327.5万头,占全省饲养量的43.2%,养殖增量明显。规划的中东西部肉牛产业集群建设进展顺利,其中中部产业集群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15亿元,已完成投资3.5985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23.99%;东部产业集群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58.74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476亿元,占计划总投资额的11.02%;西部产业集群项目有10个,计划总投资41.81亿元,已完成投资7.4796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17.89%。
  (二)统筹资源优势,加强产业模式创新。省畜牧局统筹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肉牛产业发展资源,推动成立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协会”,邀请省内肉牛领域相关专家成立了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专家委员会,解决我省肉牛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省教育厅等八部门指导有关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单位成立了“吉林省高校现代肉牛产业学院建设协作体”,制定了“支持高校现代肉牛产业学院建设协作体若干政策措施”,赋能肉牛育种等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加快秸秆饲料收储和利用方式变革,在榆树、农安、敦化等16个县(市)启动实施了玉米秸秆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试点示范;农安、伊通、公主岭等10个县(市)开展整乡(镇)、整村一次性收贮作业;伊通县绿秀牧业公司以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技术为基础,成功打造了伊通健康养殖模式。“东巴人餐饮集团”与“吉林伯宇集团”合作打造“两岁半吉牛肉铺”、大明肉业与“吉林伯宇集团”合作打造“兄弟牛人”品牌鲜牛肉等新业态项目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积极创新发展“屠宰厂+育肥场(户)+母牛养殖场(户)”“村集体+养殖户+种植户+秸秆饲料企业”“种公牛站+繁改站点+基础母牛场(户)”“党支部+基地+农户”“园区+合作社+养牛”和“农牧业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循环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积极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牵头设立肉牛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肉牛领域育种、养殖、精深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全产业链建设进行股权投资。
  (三)注重智力支撑,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对全面加强肉牛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肉牛产业科技攻关、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化集群发展、加快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培养科技人才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支持性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畜牧养殖大村大学生兽医培训计划”,印发了《关于启动第一批大学生兽医培训计划暨做好2023年全省畜牧养殖大村兽医配备工作的通知》,同步开展村兽医学历提升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完成500个畜牧养殖大村兽医配备,对200名村兽医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省教育厅等省直部门推动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成立肉牛产业学院,省直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支持高校现代肉牛产业学院建设协作体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在“培养引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常态化开展现代肉牛产业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导向明确的政策措施。
  (四)强化科技赋能,提升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全省12个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立项涉牛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专项项目130项,项目资金达1.32亿元,其中国家级25项8212万元,省级项目105项4966万元。成立“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全面加快产学研推一体化新肉牛育种体系建设,推动成立“吉林省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省财政每年投资2000万元,推进全基因组选择、种牛个体精准鉴定、育种芯片研发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建有“动物科技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吉林省动物生物工程中心”等涉牧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平台50个,组织推荐肉牛地标35项,立项11项。杭州启明与皓月合作总投资15亿元的新型生物瓣膜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广西神冠与皓月合作的清真肠衣项目已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长春皓月开发的补钙、补血、抗氧化、心脏瓣膜等生物大健康系列产品达15种,我省以牛副产品为主要研发方向的精深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家。2022年,开展肉牛养殖主体技术培训2期,培训养殖场户3000余人,开展对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和肉牛养殖大乡(镇)派(驻)干部培训,培训2000余人。印发《肉牛养殖10项技术(2.0版)》《肉牛养殖技术手册》,出台《加快推进肉牛复养扩产十条措施》,录制“土专家说养牛”等系列微视频。组织专家团队,围绕企业饲料生产、养殖技术、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等需求,对16家省级肉牛龙头企业进行现场指导服务,推广肉牛养殖“协会带动产业发展”“钢架棚膜牛舍养殖”等10种典型模式(2.0版)。
  二、关于加快提升肉牛屠宰加工能力、构建秸秆粗饲料生产供应体系、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屠宰加工扩能升级。今年2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核心是:对在省内新建或扩大屠宰加工产能的企业,年度利用银行贷款超5000万元的,最高按照1亿元给予实际贷款额度1%的贴息补助;对省内企业屠宰省内育肥牛,年屠宰检疫量新增3000头以上的,按每头200元给予奖励。2022年全省84家肉牛屠宰企业屠宰肉牛46.73万头,调出牛肉产品1.86万吨。新建肉牛屠宰企业11家,目前已建成投产1家,试运行3家,完成投资总额19.38亿元,新增设计屠宰能力103.5万头。全省30家肉牛屠宰企业建有冷库,冷藏存储能力7万余吨;15家设有冷藏分割车间,总面积达8700平方米。杭州启明与皓月合作总投资15亿元的新型生物瓣膜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皓月投资建设的15亿元汽车皮革裁片项目已纳入一汽配套体系,长春皓月开发的补钙、补血、抗氧化、心脏瓣膜等生物大健康系列产品达15种。
  (二)强化秸秆饲料化利用协同推进。全面落实国家“粮改饲”任务,全年调整种植面积75.89万亩,收贮优质饲草料22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1%和36.6%。省财政先后投入4000万元资金,在榆树、农安、敦化等16个县(市)启动实施玉米秸秆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试点示范,新建试点项目25个;农安、伊通、公主岭等10个县(市)开展整乡(镇)、整村一次性收贮作业,投入机械498台套,收获面积2.6万公顷,收贮秸秆饲料31.2万吨。落实政策补贴资金5378万元,支持新建贮窖47个,新增容积14.4万立方米。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1642万吨,占秸秆总量的41%,居秸秆“五化”利用之首。2023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25万元,开展秸秆收贮、利用方式变革宣传,推介茎穗兼收、菌酶协同、秸秆黄贮加工技术,开展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和青黄贮加工应用技术集成推广,目前,全省秸秆饲料专业生产加工企业发展到498家,同比增长5%。2022年7月,由我局牵头成立了“秸秆饲料利用方式变革示范推广项目”工作组,在我省东部、中部和西部开展了玉米秸秆“菌酶协同”发酵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先后推出菌酶协同秸秆发酵剂、有机硒肽蛋白营养液、菌酶多维生物精华素、多维多矿核心料包、粪污处理剂等系列生物技术产品,探索推进肉牛养殖社区、生物营养饲料自助站、生物营养饲料互助站建设,打造秸秆饲料“中央厨房”。
  (三)强化粪污资源化利用破题推进。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吉林省全域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在全省启动实施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规模养殖工艺提升、粪肥还田综合利用等11项行动。全省共建成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95个、村屯集中收储点4556个,集中处理总量达到441万吨,占设计处理能力的4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长春市绿园区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政府和企业签订畜禽粪污清运处理委托协议和有机肥产品回购协议,建立了生产运营台账管理制度,确保了收储运体系长效运行。伊通县每月配套80万元用于全县粪污收储运体系运营管理,镇政府负责派车转运至粪污处理中心,发酵后还田利用,保障了牛粪日产日清。东辽县财政出资为散养密集村建设下卧式粪污处理点和黑膜污水池,配套吸污车,养殖户自行将干粪运送到处理点,秋收后由村集体出资负责就近还田,解决了散养畜禽粪污乱堆乱放问题。全省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关于加快肉牛养殖科学繁育、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扶持中小养殖户、做好用地保障的建议
  (一)加强种业创新。我省肉牛良种繁育水平全国领先,截至2022年底,全省国家级种公牛站5个,新增1个,存栏种公牛600头,新增130头;全年生产冻精1075.6万剂,销售冻精918.78万剂,同比分别增长28.3%和14.6%。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4个,存栏母牛1492头,同比增长21.9%。长春新牧、吉林德信和延边畜牧3家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占全国7家企业的42.9%,位居全国第一位。2022年10月,省政府批复省农科院成立“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2023年5月,省教育厅会同延边大学联合起草了《吉林省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中。省级财政每年投资2000万元支持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推进全基因组选择、种牛个体精准鉴定、育种芯片研发等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省政府在出台“牛十条”“牛意见”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2023年2月,又印发了《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等7个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出台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8条,核心内容是:对在省内新建或扩大屠宰加工产能的企业,年度利用银行贷款超5000万元的,最高按照1亿元给予实际贷款额度1%的贴息补助;对省内企业屠宰省内育肥牛,年屠宰检疫量新增3000头以上的,按每头200元给予奖励。二是出台关于完善肉牛产业信贷服务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8条,核心内容是:对产业化龙头企业、肉牛专项债项目、屠宰加工企业及千头以上肉牛养殖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流动资金贷款,育肥牛贷款还款年限设定至2-3年,基础母牛贷款还款年限设定至3-5年。三是出台关于完善肉牛政策性保险服务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7条,核心内容是:建立肉牛保险评价机制,完善保前、保中、保后服务,市(州)、县(市)足额安排肉牛政策性保险配套资金,推进肉牛政策性保险扩面增量。四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8条,核心内容是:启动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构建吉林省肉牛大数据选种选配研发中心,对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生产的种牛享受进口牛补贴政策。五是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肉牛科学饲养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8条,核心内容是:利用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对肉牛饲养员和繁殖员开展技术培训,支持三方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实用型技术服务。六是出台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和基层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9条,核心内容是:建立防检监工作联动机制,推广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健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体系,拓宽肉牛常见病临床诊疗服务渠道。七是出台关于保障和规范肉牛养殖用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6条,核心内容是:肉牛养殖设施占用一般耕地纳入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对已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肉牛养殖设施农业项目,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
  (三)强化政策保障。对于财政资金保障途径,省财政厅统筹现有政策与引导资金,指导县域内专项资金整合打捆使用发挥合力。对于贷款融资成本高问题,省金融局加大对中小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省通过国家审核入库肉牛专项债项目47个,资金需求209.93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项目28个,发行债券77.08亿元,利用债券资金51.79亿元,占67.2%。全省肉牛贷款余额达到245.45亿元,同比增长100.4%。其中活体抵押贷款累放金额65.24亿元,同比增长196%。全省肉牛政策性保险在保牛只115.77万头,同比增长56.34%。保险覆盖面达到29.56%,同比提高13.56个百分点。省农业担保公司涉牛担保贷款发生额为32.17亿元,担保户数9470户;贴息贷款发生额1.74亿元,占担保额的5.4%;贴息贷款户数233户,占担保户数的2.46%,占全省肉牛养殖户的0.73%。政策性贴息金额153.9万元,占贷款利息的30%,占贷款总额的1%。
  (四)加强用地保障。省政府在印发《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又出台了《关于保障和规范肉牛养殖用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6条,核心内容是:肉牛养殖设施占用一般耕地纳入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对已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肉牛养殖设施农业项目,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
  下步,我们将紧扣“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上规模上水平目标任务,做好“扩量、提质、增效、转型”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和皮毛骨血深度开发,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推动秸秆收集和利用方式变革,全域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数字化畜牧业建设步伐,推动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经济强省跨越,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畜牧力量。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2023年6月19日
  (联系人:杨国锋  联系电话:0431-80629636)
 
打印 关闭

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84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王学君委员:
  您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肉牛大项目建设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屠宰加工能力提升,强化品牌培育和业态创新,强化政策、人才队伍等技术要素统筹驱动,持续推动工程建设上规模上水平。2022年,全省肉牛饲养量达到652.6万头,同比增长12.4%,增速位居东北三省第一位,全省肉牛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亿元,同比增长7.6%。全省千头以上肉牛产业化大项目209个,增长5.1倍,万头以上牛场21个,增长4.3倍,新建肉牛屠宰加工项目11个,新增产能103.5万头。中东西3大肉牛产业集群谋划建设项目32个,全省肉牛存栏500头以上的养殖大村达到2238个,“吉牛云”大数据平台备案肉牛养殖场(户)已增加到33.8万户,培育皓月、犇福、桦牛等产品品牌15个。“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被国家评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优秀项目,“政银保担”联动支牧联盟被评为全国金融支农实践“十大典型案例”。
  一、关于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创新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肉牛产业科技研发与技术指导的建议
  (一)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产业集群集聚。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到2025年,全省肉牛发展到1000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500亿元,饲料化利用秸秆2400万吨。明确了“推进肉牛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等10项重点任务,从“加大财政支持、壮大人才队伍、培育经营主体”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目前,全省规划的农安、桦甸、梨树、伊通、东丰、前郭、通榆、镇赉、龙井、敦化等十个肉牛产业园区饲养量达到327.5万头,占全省饲养量的43.2%,养殖增量明显。规划的中东西部肉牛产业集群建设进展顺利,其中中部产业集群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15亿元,已完成投资3.5985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23.99%;东部产业集群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58.74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6.476亿元,占计划总投资额的11.02%;西部产业集群项目有10个,计划总投资41.81亿元,已完成投资7.4796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17.89%。
  (二)统筹资源优势,加强产业模式创新。省畜牧局统筹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肉牛产业发展资源,推动成立了“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协会”,邀请省内肉牛领域相关专家成立了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工程专家委员会,解决我省肉牛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省教育厅等八部门指导有关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单位成立了“吉林省高校现代肉牛产业学院建设协作体”,制定了“支持高校现代肉牛产业学院建设协作体若干政策措施”,赋能肉牛育种等科技研发和技术攻关。加快秸秆饲料收储和利用方式变革,在榆树、农安、敦化等16个县(市)启动实施了玉米秸秆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试点示范;农安、伊通、公主岭等10个县(市)开展整乡(镇)、整村一次性收贮作业;伊通县绿秀牧业公司以菌酶协同发酵饲料技术为基础,成功打造了伊通健康养殖模式。“东巴人餐饮集团”与“吉林伯宇集团”合作打造“两岁半吉牛肉铺”、大明肉业与“吉林伯宇集团”合作打造“兄弟牛人”品牌鲜牛肉等新业态项目成为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工程实施以来,我们积极创新发展“屠宰厂+育肥场(户)+母牛养殖场(户)”“村集体+养殖户+种植户+秸秆饲料企业”“种公牛站+繁改站点+基础母牛场(户)”“党支部+基地+农户”“园区+合作社+养牛”和“农牧业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循环三产业融合发展”等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积极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型企业牵头设立肉牛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肉牛领域育种、养殖、精深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全产业链建设进行股权投资。
  (三)注重智力支撑,提升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对全面加强肉牛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对肉牛产业科技攻关、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化集群发展、加快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培养科技人才等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和支持性政策措施。持续推进“畜牧养殖大村大学生兽医培训计划”,印发了《关于启动第一批大学生兽医培训计划暨做好2023年全省畜牧养殖大村兽医配备工作的通知》,同步开展村兽医学历提升教育招生入学工作,完成500个畜牧养殖大村兽医配备,对200名村兽医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省教育厅等省直部门推动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成立肉牛产业学院,省直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支持高校现代肉牛产业学院建设协作体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在“培养引进现代肉牛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常态化开展现代肉牛产业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导向明确的政策措施。
  (四)强化科技赋能,提升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全省12个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立项涉牛国家级和省级科技专项项目130项,项目资金达1.32亿元,其中国家级25项8212万元,省级项目105项4966万元。成立“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全面加快产学研推一体化新肉牛育种体系建设,推动成立“吉林省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省财政每年投资2000万元,推进全基因组选择、种牛个体精准鉴定、育种芯片研发等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建有“动物科技实验教学国家示范中心”“吉林省动物生物工程中心”等涉牧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平台50个,组织推荐肉牛地标35项,立项11项。杭州启明与皓月合作总投资15亿元的新型生物瓣膜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广西神冠与皓月合作的清真肠衣项目已签订三方合作协议,长春皓月开发的补钙、补血、抗氧化、心脏瓣膜等生物大健康系列产品达15种,我省以牛副产品为主要研发方向的精深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家。2022年,开展肉牛养殖主体技术培训2期,培训养殖场户3000余人,开展对乡村振兴驻村干部和肉牛养殖大乡(镇)派(驻)干部培训,培训2000余人。印发《肉牛养殖10项技术(2.0版)》《肉牛养殖技术手册》,出台《加快推进肉牛复养扩产十条措施》,录制“土专家说养牛”等系列微视频。组织专家团队,围绕企业饲料生产、养殖技术、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等需求,对16家省级肉牛龙头企业进行现场指导服务,推广肉牛养殖“协会带动产业发展”“钢架棚膜牛舍养殖”等10种典型模式(2.0版)。
  二、关于加快提升肉牛屠宰加工能力、构建秸秆粗饲料生产供应体系、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的建议
  (一)强化屠宰加工扩能升级。今年2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核心是:对在省内新建或扩大屠宰加工产能的企业,年度利用银行贷款超5000万元的,最高按照1亿元给予实际贷款额度1%的贴息补助;对省内企业屠宰省内育肥牛,年屠宰检疫量新增3000头以上的,按每头200元给予奖励。2022年全省84家肉牛屠宰企业屠宰肉牛46.73万头,调出牛肉产品1.86万吨。新建肉牛屠宰企业11家,目前已建成投产1家,试运行3家,完成投资总额19.38亿元,新增设计屠宰能力103.5万头。全省30家肉牛屠宰企业建有冷库,冷藏存储能力7万余吨;15家设有冷藏分割车间,总面积达8700平方米。杭州启明与皓月合作总投资15亿元的新型生物瓣膜项目一期工程已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皓月投资建设的15亿元汽车皮革裁片项目已纳入一汽配套体系,长春皓月开发的补钙、补血、抗氧化、心脏瓣膜等生物大健康系列产品达15种。
  (二)强化秸秆饲料化利用协同推进。全面落实国家“粮改饲”任务,全年调整种植面积75.89万亩,收贮优质饲草料220.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5.1%和36.6%。省财政先后投入4000万元资金,在榆树、农安、敦化等16个县(市)启动实施玉米秸秆茎穗兼收一次性作业试点示范,新建试点项目25个;农安、伊通、公主岭等10个县(市)开展整乡(镇)、整村一次性收贮作业,投入机械498台套,收获面积2.6万公顷,收贮秸秆饲料31.2万吨。落实政策补贴资金5378万元,支持新建贮窖47个,新增容积14.4万立方米。全省饲料化利用秸秆1642万吨,占秸秆总量的41%,居秸秆“五化”利用之首。2023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25万元,开展秸秆收贮、利用方式变革宣传,推介茎穗兼收、菌酶协同、秸秆黄贮加工技术,开展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和青黄贮加工应用技术集成推广,目前,全省秸秆饲料专业生产加工企业发展到498家,同比增长5%。2022年7月,由我局牵头成立了“秸秆饲料利用方式变革示范推广项目”工作组,在我省东部、中部和西部开展了玉米秸秆“菌酶协同”发酵技术示范、应用与推广,先后推出菌酶协同秸秆发酵剂、有机硒肽蛋白营养液、菌酶多维生物精华素、多维多矿核心料包、粪污处理剂等系列生物技术产品,探索推进肉牛养殖社区、生物营养饲料自助站、生物营养饲料互助站建设,打造秸秆饲料“中央厨房”。
  (三)强化粪污资源化利用破题推进。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吉林省全域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在全省启动实施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规模养殖工艺提升、粪肥还田综合利用等11项行动。全省共建成区域性粪污处理中心95个、村屯集中收储点4556个,集中处理总量达到441万吨,占设计处理能力的47%,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长春市绿园区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政府和企业签订畜禽粪污清运处理委托协议和有机肥产品回购协议,建立了生产运营台账管理制度,确保了收储运体系长效运行。伊通县每月配套80万元用于全县粪污收储运体系运营管理,镇政府负责派车转运至粪污处理中心,发酵后还田利用,保障了牛粪日产日清。东辽县财政出资为散养密集村建设下卧式粪污处理点和黑膜污水池,配套吸污车,养殖户自行将干粪运送到处理点,秋收后由村集体出资负责就近还田,解决了散养畜禽粪污乱堆乱放问题。全省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8%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关于加快肉牛养殖科学繁育、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扶持中小养殖户、做好用地保障的建议
  (一)加强种业创新。我省肉牛良种繁育水平全国领先,截至2022年底,全省国家级种公牛站5个,新增1个,存栏种公牛600头,新增130头;全年生产冻精1075.6万剂,销售冻精918.78万剂,同比分别增长28.3%和14.6%。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4个,存栏母牛1492头,同比增长21.9%。长春新牧、吉林德信和延边畜牧3家企业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占全国7家企业的42.9%,位居全国第一位。2022年10月,省政府批复省农科院成立“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2023年5月,省教育厅会同延边大学联合起草了《吉林省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组建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中。省级财政每年投资2000万元支持吉林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推进全基因组选择、种牛个体精准鉴定、育种芯片研发等工作。
  (二)加强政策扶持。省政府在出台“牛十条”“牛意见”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上,2023年2月,又印发了《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等7个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出台关于促进肉牛屠宰加工及产品市场营销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8条,核心内容是:对在省内新建或扩大屠宰加工产能的企业,年度利用银行贷款超5000万元的,最高按照1亿元给予实际贷款额度1%的贴息补助;对省内企业屠宰省内育肥牛,年屠宰检疫量新增3000头以上的,按每头200元给予奖励。二是出台关于完善肉牛产业信贷服务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8条,核心内容是:对产业化龙头企业、肉牛专项债项目、屠宰加工企业及千头以上肉牛养殖项目,实行“一企一策”流动资金贷款,育肥牛贷款还款年限设定至2-3年,基础母牛贷款还款年限设定至3-5年。三是出台关于完善肉牛政策性保险服务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7条,核心内容是:建立肉牛保险评价机制,完善保前、保中、保后服务,市(州)、县(市)足额安排肉牛政策性保险配套资金,推进肉牛政策性保险扩面增量。四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8条,核心内容是:启动省肉牛种业创新中心和延边黄牛种业创新中心,构建吉林省肉牛大数据选种选配研发中心,对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生产的种牛享受进口牛补贴政策。五是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培训提升肉牛科学饲养水平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8条,核心内容是:利用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对肉牛饲养员和繁殖员开展技术培训,支持三方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实用型技术服务。六是出台关于加强动物防疫和基层兽医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9条,核心内容是:建立防检监工作联动机制,推广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健全病死牛无害化处理体系,拓宽肉牛常见病临床诊疗服务渠道。七是出台关于保障和规范肉牛养殖用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6条,核心内容是:肉牛养殖设施占用一般耕地纳入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对已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肉牛养殖设施农业项目,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
  (三)强化政策保障。对于财政资金保障途径,省财政厅统筹现有政策与引导资金,指导县域内专项资金整合打捆使用发挥合力。对于贷款融资成本高问题,省金融局加大对中小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力度,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支持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省通过国家审核入库肉牛专项债项目47个,资金需求209.93亿元,其中开工建设项目28个,发行债券77.08亿元,利用债券资金51.79亿元,占67.2%。全省肉牛贷款余额达到245.45亿元,同比增长100.4%。其中活体抵押贷款累放金额65.24亿元,同比增长196%。全省肉牛政策性保险在保牛只115.77万头,同比增长56.34%。保险覆盖面达到29.56%,同比提高13.56个百分点。省农业担保公司涉牛担保贷款发生额为32.17亿元,担保户数9470户;贴息贷款发生额1.74亿元,占担保额的5.4%;贴息贷款户数233户,占担保户数的2.46%,占全省肉牛养殖户的0.73%。政策性贴息金额153.9万元,占贷款利息的30%,占贷款总额的1%。
  (四)加强用地保障。省政府在印发《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又出台了《关于保障和规范肉牛养殖用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共6条,核心内容是:肉牛养殖设施占用一般耕地纳入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对已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的肉牛养殖设施农业项目,不再收取土地复垦费。
  下步,我们将紧扣“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上规模上水平目标任务,做好“扩量、提质、增效、转型”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肉牛屠宰精深加工和皮毛骨血深度开发,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推动秸秆收集和利用方式变革,全域统筹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数字化畜牧业建设步伐,推动畜牧业大省向畜牧业经济强省跨越,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畜牧力量。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2023年6月19日
  (联系人:杨国锋  联系电话:0431-80629636)
 
网站访问量统计:
总计: 昨日: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吉林省人民政府 | 农业农村部

版权所有: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1486号     备案号:吉ICP备05001602号

政务公开电话:0431-88906861     网站标识码:2200000029     公安备案号:2201020200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