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
贵单位在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培育肉牛产业技术人才促进我省畜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产业技能人才引进方式
吉林省人社厅下发文件《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3.0版)》。一是强化人才生活服务保障。积极推进人才落户零门槛政策保障,优化引进人才安家补贴机制,建立人才安居保障机制,统筹安置引进人才配偶,完善人才子女入学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养老保障计划,提升人才就医出行旅游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人才贡献待遇激励。加大对博士后人才培养激励,继续强化薪酬激励,实施高端人才收入“倍增”计划,加大基层专技人员职称评聘激励。三是加大人才管理机制改革力度。放活人才评价管理机制,拓展人才事业发展空间,强化技能人才学历待遇保障,放活编制管理政策,优化人才岗位管理机制,支持用人单位柔性引才。四是支持用人主体引才育才。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平台,建立高层次紧缺人才引进特殊通道机制,实施“吉人回乡”创业就业合作工程,加大引才平台载体支持。五是激励人才创新创业。支持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继续加强成果转化激励,实施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实施人才科研成果转化金融扶持,实施创业担保贷款优惠,实施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税收优惠。强化引进方式及人才引进意愿,促进产业技能人才增加。
下步,省肉牛办将充分利用省人社厅政策文件,针对肉牛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引进肉牛产业相关技术人才,促进相关技术人才加入肉牛产业,加速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注重现有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培育
省肉牛办和省畜牧局先后组织参与开展技能比赛、业务普及、培训及基地遴选,向基层技术人员宣传专业知识,整体提高职业技术水平,增强专业团队技能;针对省内肉牛养殖场户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分发畜牧相关知识手册,宣传讲解科学养殖模式、标准化养殖技术,整体提高肉牛养殖水平。一是省肉牛办在克服疫情的情况下先后进行线上、线下等多样式培训会3次,针对疫情下广大养殖户关注的养殖、疫病、育肥、繁殖等注意事项进行重点培训,培训人次达到3000人次以上;二是省肉牛办2023年第一季度公开征集遴选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培训基地,最终遴选出吉林农业大学等11家培训基地,为继续教育提供良好的优质资源;三是省畜牧业管理局与省人社厅联合开展针对家畜饲养员、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等工种开展4500万元基础人员培训,着重提升现有专业技术人才技能,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助力工程顺利实施。四是吉林省科协联合举办2022年全国科普日暨吉林省第二十届科普周等活动,所有成员单位有序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科技知识,学会用科技解决现实问题;同时评定“农工巧匠”“吉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大力促进科技工作者下乡走,走进乡村,走向群众;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吉林省分赛区竞赛,广泛提高科技工作的兴趣爱好。
下步,省肉牛办将依托吉林农业大学等11家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培训基地,对培训基地从教学资源、教学条件、培训验收等方面进行高标准要求,通过技术教育培训增强肉牛产业从业者专业技术水平,促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优化畜牧专家选派与服务方式
一是省肉牛办与乡村振兴局联合组织开展吉林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行动基层行活动,乡村振兴战略交流会,农业指导,医疗义诊等活动,针对基层进行一对一帮扶活动;二是开展吉林省驻村干部乡村振兴培训班,对乡村第一书记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对乡村起到映射作用;三是省畜牧局成立吉林省科技强牧联盟及科技分联盟,依托农业(涉牧)院校、畜牧科研院所和畜牧骨干企业,围绕畜牧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和畜牧业生产重要技术需要,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要素优势互补的技术创新团队,共同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集成创新应用新模式;四是省畜牧局积极组织畜牧从业者参与吉林省科技厅开展星创天地、科技特派员等活动,鼓励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合作,增加企业与技术人员的密切联系,让科技服务于企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
下步,省肉牛办将依托吉林省科技强牧联盟及科技分联盟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形成以生产为导向,以实用为目标,以科研为基石,以教学为重点的经营理念,彻底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动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深化县域肉牛产业人才激励关怀机制
一是《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吉政办发〔2021〕39号)中明确指出“创新畜牧兽医人员职称评价机制,突出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向服务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对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专职从事肉牛良种繁育、秸秆粗饲料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疫病防控的专业技术人才,业绩突出的,享受省级及以上人才称号直推直报、单独评审政策。”等政策措施,解决了畜牧相关基层人员的职称待遇等问题。二是由省政府提议、省肉牛办倡议、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同意组建,吉林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省级社会组织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协会,在正式成立当天成立大学生养牛分会,促进大学生互帮互助一起共同创业。三是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审计厅、省林草局、省畜牧局联合下发《关于鼓励支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支持和鼓励农技推广人才开展增值服务、离岗创业以及兼职创新或在职创办企业。
下步,省肉牛办将依靠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协会大学生养牛分会开展大学生创业发展,针对大学生养牛分会的会员进行肉牛产业继续教育培训,增加大学生创业者肉牛产业技术水平,降低肉牛养殖损耗,增加大学生创业的经济效益,增强肉牛产业相关大学生创业信心。
五、多渠道构建产业技术“导师制”
一是中国科协支持建设科技小院。经研究生培养单位自愿申请,省级教育、农业农村行政部门和科协联合推荐,专家咨询,确定对68个单位的780个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设,让科技工作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传承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实践经验。二是老科学家协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均组织相关活动,促进畜牧相关老专家、老兽医发挥余热。三是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与多家企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向输送,解决企业实际需求。通过建立产业学院,建立研究中心,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先后与大北农集团(吉林)、奥金斯牧业、吉运牧业、成恩牧业、伯宇牧业、皓月集团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企业导师进校园,高校教师进企业,互通有无,集各种资源与优势,共同为企业为行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下步,省肉牛办将依托吉林大学肉牛种质创新与智慧养殖现代产业学院、延边大学延边黄牛产业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现代肉牛产业学院等吉林省高校现代肉牛产业学院建设协作体成员单位,面向企业制定针对性教育培训,以一对一的方式为企业量身打造企业需求型人员,加快肉牛产业人才快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切实为养殖场户解决养殖遇到的问题,降低养殖场户的经济损失,增加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
2023年6月19日
(联系人:安 冬 联系电话:1317448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