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实地调研吉林省厚德经贸有限公司“中草药+发酵床”高质量生态养猪模式后,为有效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提高优质畜产品的社会供给和畜牧业的综合效益,11月7日,长春市畜牧总站有关人员赴辽源市开展种养结合、农牧循环专题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东辽县凌云乡平川村华宇家庭农场,农场成立于2013年,创始人于华从2001年养殖一头母猪起步,通过“滚雪球”式发展,现已建成近10万平方米的综合种养基地。农场与吉林省科协、吉林农业大学联合建立了中国农技协东辽蚯蚓科技小院,也是全国第一家蚯蚓科技小院,在农业科技界久负盛名。农场负责人于华是吉林省人大代表、高级农技师,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是吉林农业大学经济动物系主任、博士后吴旻老师,在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下,二人联手打造了蚯蚓科技小院,为农场循环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成为省、市、县科协组织、畜牧业和种植业主管部门三级实训基地,年接待全国考察团超300批次、10000余人次。

目前,农场存栏母牛100头、年出栏育肥牛70头;年出栏生猪1000头;林下鸡2000只,年产“蚯蚓鸡蛋”“月子鸡蛋”20万枚。蚯蚓养殖基地6500平方米,年产蚯蚓7万斤,经济效益超100万元;辐射带动省内外养殖户100余户。农场内种植果树7000多棵,林下玉竹等中药材30多亩。 母猪群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从源头控制污染;商品猪以封闭地下化粪池发酵处理粪污。牛粪发酵后饲养蚯蚓,蚯蚓粪转化为有机肥反哺种植,作为花肥供不应求;蚯蚓作为中药材和高蛋白饲料养鸡,经济、生态效益显著,形成了无污染可持续的生态养殖模式,构建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良性畜牧大产业。

辽源市龙山区明乾绿色禽蛋养殖专业合作社,也是中国农技协吉林龙山蛋鸡科技小院。企业作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省级先进示范单位,以自动化养殖、智能化鸡舍管控、全流程卫生标准为特色,并与吉林农业大学联合研发了“不老莓鸡蛋”“人参鸡蛋”等高品质功能性鸡蛋,为蛋鸡养殖企业规模化升级提供了参考。同时,企业采用“机械化”处理模式生产有机肥,是“工厂化”粪污处理的另一种成功模式。

在后续的工作中,长春市畜牧总站将继续研究、挖掘、收集和推广畜牧产业的新技术和可持续、高品质的发展模式,为畜牧业高质量贡献力量。










